翡翠消费不同于黄金、钻石消费,从品质鉴别到价格确定,都有一套相对规范的“国标”体系。而翡翠作为“玉石之王”,却恰恰在品质鉴别、价格规范体系上缺乏国家统一认定的“硬杠杠”。
受翡翠内部结构复杂、辨识困难等因素制约,即便在未来几年,翡翠也不可能诞生类似钻石、黄金的定价标准。懂行的人看翡翠,通常有一个小巧的强光手电筒随身携带,碰到翡翠物件,拿手电筒对着石头边照边看,嘴里还念念有词,全是专业术语。
现在翡翠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价格不透明,价格高低,几乎全是卖家说了算。因此,一些大卖场受利益驱使,为最大限度地削减品牌推广、运输存储、人员、场地费用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动辄会在价格方面采取“虚标狂降”等促销手段,主推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天价翡翠”,以确保商家“有利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