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市场上,兼具色辣和种好且品相完美的翡翠已不多见,而种水不好或者色不正的成品却到处可见,收藏和佩戴的水准也随之而下降,因此,如何重新定位当今翡翠的收藏标准以及其价格走势,如何则成为翡翠收藏、佩戴及把玩爱好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一般而言,翡翠收藏当属色辣、种好者为宜。日前,西南交大教授、国家级鉴定估价师、玉石鉴赏家廖楚晖先生到中国(阳美)玉都参观,借此机会,对他进行采访,听听他的观点,也许对广大收藏爱好者及玉商有所裨益。
翡翠收藏的重新定位
作为玉中之王的翡翠,被人们誉为;东方绿宝石;,蕴含着东方神秘文化之灵气,是具有佩戴、把玩及收藏价值的珍宝。翡翠原石属于自然资源,具有很高的硬度,抛光后有较强的光泽,主要分布在缅甸、美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但高端翡翠出自缅甸矿床,其品质好、产量远超过其他国家。但经过几百年的开采,缅甸翡翠矿坑资源已经趋于枯竭,高端翡翠原料越来越少。
廖楚晖说,一般而言,一件没有绺裂的翡翠,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种、水、色、工四个方面。从翡翠的种来看,翡翠的种有玻璃种、冰种、糯种、豆种、油青种、白底青、花青等等。从翡翠的水头来看,翡翠的水头是指光线在翡翠中透射范围的大小,体现在翡翠的透明度和水润光泽上,因此,行内话有水头长、水头足和水头短、水头差之分。一般而言,坑口越老,种水越好。从翡翠的色来看,翡翠的颜色七彩斑斓,尤以绿为贵,绿色又可分为帝王绿、老阳绿、正阳绿、葱心绿以及蓝绿等等,绿色越正、浓、阳、均,价值越高。从翡翠的工艺来看,工艺越考究、艺术性越强的翡翠,收藏价值就越高,好工配好料也是业内的一般原则。
关于目前国内翡翠收藏热,廖楚晖认为,翡翠收藏的意义并不完全在于价格有多贵、种水有多好,而应该更加注重其藏品题材的价值本身,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中所收藏清末的翡翠白菜及发簪子等,其颜色和种水也并非顶级的石料,之所以被认为是无价之宝,除了这些宝物是慈禧太后的珍爱品这一原因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翡翠雕件本身在当时具有精湛的雕刻工艺。目前,大家在市场上见到的,大多是种水一般的新坑料翡翠,而老坑场口的高端翡翠料已非常少见。面对当前翡翠价格高企的情形,广大爱好者在翡翠收藏方面应依据自身经济实力动态把握,如可以关注题材系列的翡翠收藏,像某一类颜色的翡翠吊坠、某一类雕刻题材的翡翠雕件、某一蕴含人文背景的翡翠摆件等,使得翡翠的收藏不单单局限于其价值的高低,而是开始具有多元化的收藏特征,并赋予文化蕴涵,这样的翡翠收藏才具有更高的艺术和收藏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