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炳光大师相处,让我想起儒家用玉形容君子品德的一句话,我想形容张大师再恰当不过了:“君子如玉,外带恭顺,内具坚韧;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光华内敛不彰不显。”玉的品质与大师的品德最为相似,让人心生敬意.
这次2015年中国玉雕品牌博览、海派玉雕大展暨第八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上,张炳光大师荣获“中国神工价值人物”称号,作品《三友六合春》荣获中国神工奖金奖,《别有洞天是桃源》荣获中国神工奖银奖。
张炳光荣获“中国神工价值人物”称号
张炳光荣获“中国神工价值人物”证书
《三友六合春》历时数年精心打造,这件极品翡翠作品更有着自己的传奇过去,还记得那块《100年来最顶级的料子故事》吗?
摘要: 玉器是现在最火热的收藏品,当代玉雕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顶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风格,很多玩家面对这样一个收藏市场会感到不知所措,不知该选择什么样的玉器好。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说说各个地区玉雕的特点。 玉器是现在最火热的收藏品,当代玉雕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顶峰,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题材,不同的风格,很多玩家面对这样一个收藏市场会感到不知所措,不知该选择什么样的玉器好。下面就和大家一起来详细说说各个地区玉雕的特点。 江浙玉雕以苏州和扬州为代表,从明清时期就一直是我国民间玉雕中心,向来有“天下玉,扬州工”的说法,精湛的雕工在玉雕界占有一席之地,层次分明,立体生动。 苏扬玉雕历史非常悠久,精致、细腻、古典、纯净是苏扬玉雕的特点,刻画精致,苏派玉雕师往往花费很长时间去构思、去雕琢,吸引了不少的玉友,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海派玉雕作品图片海派玉雕兼容并蓄,在江浙玉雕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风格,继承传统,博采众长,因此涌现了一大批的玉雕高手。 海派玉雕比较昂贵,玉雕的创新做得比较好,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加上了一些现代元素,因为海派受到西方雕塑熏染,创新能力比较强,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因此,海派玉雕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动物造型上,海派玉雕大量运用现代雕刻技艺,比例协调,也非常擅长处理玉料本身的瑕疵,通过作者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雕工化腐朽为神奇。 北京玉雕以宫廷玉雕最为出名,具有雍容华贵、古典雅致的艺术特点,可以说是保持比较完好的古玉派别。京派玉雕传承皇家文化,力量感强,文化底蕴深厚,但是代表人物比较少。广东玉雕指广东、福建一带的玉雕,长期受到牙雕和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在雕琢上有自己的风格,造型丰满,生动传神,工艺玲珑。 广东玉雕的特点就是圆润大气,工价中等,代表作比较少。整体而言,南派玉雕的翡翠比较多,但是和田玉雕件比较少,主要做镂空人物风水摆件。
公盘上的的最后一片,由张大师购得!经过数年沉淀,最后经由大师之手设计雕刻的传世之作《三友六合春》并最终斩获中国神工奖金奖。
张炳光大师作品《三友六合春》荣获中国神工奖金奖
张炳光大师作品《别有洞天是桃源》荣获中国神工奖银奖
张炳光大师以高端翡翠的设计、雕刻、研究为主,作品以吊牌、方牌以及精致小件居多,少量摆件也以小摆件为主,技法以浮雕、线雕、有自己独特的雕刻理念和美学体系,作品线条刚柔并济、构图严谨,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意义,既雅俗共赏又有艺术底蕴。二十年的实践与研究,形成以“心法”与“功法”相结合的翡翠雕刻理论体系,著有《岭南翡翠雕刻艺术研究》一书。张炳光代表作品有《廉洁清风》、《带子上朝》、《君子牌》、《湖光秀色》等,作品多次在国家奖项中获奖,其中金奖十四个。
张炳光大师最近在自己的著作《风生水自起》写到:“翡翠在中国这几乎是一个人尽皆知的名字。大多数人都见过翡翠惊人的美,也听说过它更加惊人的高昂价格。我们谈论着翡翠,用一串串数字,却没办法谈论更多。因为关于翡翠,我们了解的实在太少。还好我们有这样一本书,不夸张、不作秀,用专业的眼光客观解读翡翠,告诉我们翡翠真正的价值所在。”
天生丽质难自弃:“众所周知翡翠是外来物,本土并没有。放眼全球,目前出产高品质翡翠的地方只有缅甸。翡翠产量之稀少可想而知。翡翠难得不仅在于稀少,更在于它绚烂多变的色彩、通透如水的纯净质地。业内讲究翡翠的“色”“水”“种””这三者是一般业内所知,张炳光提出了“翡翠以气为贵的重要理论”,“气“是翡翠价值的核心等。。”
张炳光作品《长命锁》用顶级满绿翡翠料制成,通体透亮,典雅华贵。
张炳光作品《梦入桃源,不知有汉》山水清润,颇有古韵。
人间巧艺夺天工:“所谓玉不琢不成器,翡翠也是如此。华丽耀目的翡翠首饰、精巧玲珑的翡翠雕刻件都是一双双巧手雕琢而出。翡翠的价值,一方面是原料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则是翡翠雕刻的工艺价值。一件上乘的翡翠雕刻作品,其工艺价值往往远超原料的自身价值。”
张炳光作品《黄山胜景》,雕工细腻生动,构图疏密有致,一片翠色锦绣,美不可言。
张炳光作品《桃花流水鳜鱼肥》,写意中带着工笔的细腻真实,秉承岭南画派的山水之风。
要提升翡翠的工艺价值,不仅要熟谙翡翠雕刻工艺,还要形成自己独特的雕刻美学。在《风生水自起》一书中,张炳光极为坦诚地谈及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创作美学风格的形成,用专业的眼光为我们剖析了翡翠创作的个中奥妙。
张炳光作品《春色永象》有浓厚的岭南味道。
张炳光作品《天上人间》,雕工细腻,完美展现出了翡翠料细腻、纯净的质地。
《风生水自起》一书的创作是严谨的,作为一本自撰著作,张炳光没有过多谈及个人,而是以专业从业者的身份客观地谈及翡翠创作、翡翠文化传播,及至整个翡翠产业,表现出了一个成熟的翡翠创作者所拥有的智慧和胸怀。可以说这本书谈的是翡翠之美,展现出的是与翡翠有关的人之美。
张炳光作品《菩提树下;开悟》质地纯净无暇,意境清幽,令人回味无穷。
以上文字图片节选自张炳光大师著作《风声水自起》由张炳光大师授权发表!
张炳光从事翡翠创作二十余年,经手的翡翠原料不计其数。丰富的雕刻经验让他深谙翡翠原料的奥秘。在《风生水自起》一书中,张炳光详尽介绍了翡翠原料“色”“水”“种”的含义、原料种类及特性、切料的规律、雕刻时处理原料遵循的法则等等。论述严密,语言深入浅出,让人大开眼界。(有机会朋友们可以收藏本看看,非常不错!)
微 信:925888899 一起聊聊翡翠那些事!
公众号:cnfcjr 更多文章,关注我的公众平台
王俊懿,1974年出生于桂林,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王俊懿大师的翡翠雕琢,手眼独出,脱尽匠人习气,翩然有致地创制新样。出手琢器,以一贯之地遵循“材无良莠,工有高下”的选材思想,良材善用,陋料巧雕,别有会心的一句翡翠的天然肌理和皮色,运用炉火纯青的俏色工艺,使之细腻入微地逼肖原始形态。
王俊懿大师翡翠艺术作品风格不受传统制玉的束缚,巧妙的构思,精湛的工艺,清新的风格,以着重艺术内涵,大胆地融入“古今中外”四大元素,在传承中国玉文化精髓的同时,创造性的将西方艺术之精华融会贯通,开创出具有新时代性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