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手镯的含义及来历
其实手镯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原型之一玉璧,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扁圆形的实体部分;“好”指中央的孔。时至今日,在我国南方一带,仍有将手镯称为手环的说法,可以确切的说,目前国人所佩戴的手镯从形制上讲源于玉璧。新石器时代的礼器——璧开始逐渐演变,从“肉好若一”的环,最后再到“好倍肉”的瑗;从祭祀的礼器到佩戴的首饰,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几千年之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玉琮,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距今约5100年。造型最大、制作最精、纹饰最美的史前玉琮,有“玉琮王”之称。
如今的翡翠饰品是作为手臂的装饰物,而古代,手镯不仅仅是一种手臂装饰物,还由于男性在经济生活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使得戒指、手镯等饰物有了一种隐喻拴住妇女,不让其逃跑,随之在当时形成了一种恶俗。这种隐喻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存在着,一直延伸到现在我们的翡翠手镯。
关于手镯有这么一则传说:龙宫的王子爱上了凡间的一位女子 ,但天规是不允许人神相恋的,龙宫王子因此受到了玉帝的处罚,但是王子对女子的爱并不因此而断,他舍不得放下爱人,就将自己化身为手镯,缠绕与爱人的手腕间,呵护爱人,与之长相守。古时候,女子的左手上一般都是佩戴着玉珠玉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出现了金、银、玉为代表的手镯。虽然材质上发生了变化但是手镯所代表的美好寓意却流传下来了。
翡翠手镯在出现的时候是伴随着吉祥、爱情、祈福的意义出现的,人们佩戴着它,就能够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代表了吉祥、平安、永恒、幸福、富有以及前程远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等寓意的物品。
除此之外,翡翠手镯还和我们古老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相得印彰,这让翡翠手镯的寓意更加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了。另外翡翠手镯根据传统的中华传统,还常常象征统一、和谐、典雅以及女性的温柔。传统的神话传说中还有着翡翠手镯守护佩戴者,帮助佩戴者祈福纳财的故事。
购买不同款式的翡翠金镶玉时要注意哪些?
1、镶金翡翠吊坠
我们在挑选镶金翡翠吊坠的时候,首先要看镶金翡翠吊坠中翠身是否被镶紧,若发现有一丁点松动的现象便要小心,需谨慎购买,特别是金镶钻部分,是否有偷工减料的嫌疑,是否牢固,轻轻摇动翠身,若无松动现象便可。其次还要检查吊坠绳与翡翠的连接情况,现在吊坠一般是只展示翠身的,挂绳一般会重新配一条,所以决定购买时,应检查清楚配绳与翠身是否连接紧密,配绳是否牢固等。
2、镶金翡翠戒指
在挑选镶金翡翠戒指时,翠友挑选时要特别注意翠身厚薄的问题,如果过于单薄便会容易破损,另外一点,有时我们并看不到戒指背面的翡翠到底被挖了多深,翡翠蛋面到底有多大。所以在买翡翠金镶钻翡翠戒指时需特别注意,要掂量整款戒指的重量,觉得差不多了再来考虑翡翠种水等方面的问题。购买时还得看戒指钻石的多少,是否为真金镶嵌,只有全盘考察清楚方可下手买翡翠戒指。
3、镶金项链
说到镶金项链,首先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能用金来镶,钻来配的翡翠,种水肯定不差。颜色淡的翡翠可以搭配玫瑰金,因为冷色的翡翠搭配上暖色的玫瑰金,看起来更漂亮;颜色艳的翡翠常搭配白金,显得协调。对一般的镶嵌手链而言,黄金的价格往往高于翡翠的价格,所以在购买前要确认黄金是真是假,品质好的翡翠项链价格比黄金高,但黄金真假问题同样不能忽略。
4、镶金翡翠耳饰
选购镶金翡翠耳环要分两步走,在考虑翡翠玉料本身时,依然需要从翡翠的颜色、种质、尺寸大小、厚薄、有无裂纹、造型及雕工去挑选。其次要观察耳环上镶嵌的翡翠大小是否对称,力求颜色基本一致,色差不要过于明显,否则影响视觉的美感。另外要注意一点,颜色配对的翡翠耳环,价钱肯定较高,因为翡翡翠原料有限的缘故,很难找到两粒完全相同的玉料,多数是大致相似即可。
5、镶金翡翠手链
挑选时首先要注意翡翠颗粒的颜色、种质的品级,其次要注意每一粒翡翠的形状、大小、厚薄等是否一致,翡翠太薄的话一摔就碎了。手链用翡翠玉料的形状常见的有蛋面型、葫芦型、平安扣型等,手链上的翡翠可以是同一种形状,可以是不同形状混搭,也可以搭配其他辅石,总之款式多种多。
翡翠瑕疵中的色根和黑点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翡翠中有呈点状、丝状、斑状和带状的黑色部分,这些黑色部分不同的形态可能由不同原因造成的。一般来说,翡翠上的黑点是铬铁矿被硬玉交代后的残余,黑斑常是角闪石团块,黑丝是角闪石交代翡翠中的中小脉体,黑带则是较大的黑丝。黑点在强光的投射下往往呈绿色,反射光下往往呈黑色。黑点一般都是孤立地零星分布。
翡翠中的黑丝、黑带是由碱性角闪石和绿辉石造成,碱性角闪石的作用也须分不同的情况对待,如果绿色为主体的翡翠中含有黑色的角闪石,这些黑色或暗色矿物对翡翠的外观产生不利的影响,应作为净度特征对待。但是,如果在无色或白色为主体的翡翠制品中含有暗色的矿物,对翡翠的外观不产生负面的影响,反而会提高翡翠制品的价值,这时这些暗色的色带不当作净度特征,而是作为颜色要素来看待。
翡翠的色根不同于翡翠的黑点,它是指翡翠内部的墨绿色“活斑”,它是翡翠的瑕疵。简单的来说,翡翠的色根是翡翠中颜色聚集在一起的现象。
在黑色矿物中的致色元素铬,经扩散作用置换了铝元素而显绿色,这些残余的黑斑,小的叫“色根”,大的叫“色渣”,再大就叫“癣”,癣脚下往往出高翠。在一件全绿色翡翠饰品上,见一点或一细条略深一些的绿,略深一些的绿色渐变过渡到相对而言较浅的绿色时,称色根。色根是判断翡翠绿色真伪的一个标志,但高档特级翡翠,绿非常均匀,没有深浅之分,是没有色根的,根多了还影响它的质量及价格,故在鉴定评价时应综合考虑。
绝大多数翡翠的颜色常常是从一点或一线逐渐向外面扩散开来的,越靠近这个带色的中心,翡翠的颜色就越深,反之越淡,就像是翡翠颜色的根一样,翡翠色根由此得名,这个名称也形象地描述了翡翠因为多晶体结构的特性造成的翡翠特殊的颜色表现。翡翠正是因为有了色根,翡翠的颜色就不可能完全均匀,不均匀的颜色也是一种遗憾。
色根在翡翠上面的表现不会全部都是很明显的,一些品质极高的翡翠看不到色根颜色表现极为均匀,具有这样颜色的翡翠则是上好的玉石。